“大家好,為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烏江扶貧工作,現將相關扶貧政策作一宣講,希望大家認真聽,仔細記……”和縣烏江鎮金馬村70歲的五保戶施正華認真地聽著“小廣播”,激動地對幫扶干部說,“我們都老了,雖然你們隔三差五上門宣傳,有時候還是記不住、講不清。現在有了這個收音機,就算不識字的人也能了解國家扶貧政策,既聽得懂,又記得住!”
這個收音機巴掌大小,儲存著解讀“識別程序、脫貧標準、產業、金融、健康、教育、就業、社保兜底”等各項扶貧政策的錄音,播放聲音響亮、簡單明了、通俗易懂,施正華愛不釋手,串門、趕集、下地干活隨時帶在身上,有事沒事就拿出來聽聽。11月29日,記者見到施正華時,他顯然已把小小收音機當成了“掌中寶”。不僅施正華有,和縣烏江鎮1119戶貧困家庭都免費領到了這樣的收音機,加之幫扶干部每周入戶幫扶宣講、貧困戶“資料明白袋”、脫貧攻堅政策宣傳畫、精準扶貧責任牌、戶容戶貌提升告示牌、駐村工作隊信息牌、扶貧幫扶聯系卡、戶外懸掛標語橫幅等措施,保證了扶貧政策宣傳不留死角。
“如何被認定為貧困戶?需要本人申請,經入戶調查,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通過之后,村里公示、鎮政府復核再公示、縣里復審之后再進行公告確認……”周集村85歲高齡的貧困戶張時英反復收聽“小廣播”,如今他能準確地說出貧困戶認定的相關程序。
家住烏江鎮新濮村的六旬老人葛雄政,和老母親相依為命,由于母親年事已高、身邊不能離人,他只能靠幾畝旱田勉強生活。聽了扶貧工作隊和“小廣播”的扶貧政策宣講,讓葛雄正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。今年以來,他利用自家院子養殖了130只雞,按照成活率100只計算,可帶來5000元的收入,而且發展特色種養業,政府還給補助,老葛越干越有勁。“來年我還打算再種幾畝蔬菜,盡快脫貧!”葛雄正說,他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。
“當前扶貧政策較多,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,考慮到一些貧困戶年事已高出行不便,以及看不到、聽不懂扶貧政策和術語,我們專門為全鎮貧困戶配備了扶貧政策‘順風耳’。”和縣烏江鎮黨委書記李永平介紹說,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來解讀各項扶貧政策,貧困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學到各項扶貧脫貧新政,有效地提高了群眾對脫貧攻堅政策的知曉率和對幫扶工作的滿意度。
記者陳義山通訊員余華兵
中堂:網格員助力“藍天保衛戰”
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(一)——記北外國際·秀洲區中小學校長論壇讀書沙龍活動
華容:全面推進“河長制”實現河湖長效久治
陽東區:合山鎮黨員干部創新方式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
雨城區大興鎮成立集體物業公司 壯大村集體經濟 助農增收
小小收音機助力精準扶貧
郊區治理與保護并重持續改善生態環境
連云港六旬老人一封家書給后輩傳遞好家風好家訓
新樂府國風音樂季啟動 中外音樂大師將齊聚揚州
經開區2018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中小學、幼兒教師公告
開創亞洲媒體合作新時代
三明高速公路新增5處監控測速設備 具體位置公布
“專業力量+群防群治” 打擊犯罪 增強群眾安全感
查扣的違禁漁獲物去哪了?象山市場監管部門為你"揭秘"
新華社評論員:在改革開放新征程上奮發有為
潁泉區打造精準扶貧樣板村 以點帶面促脫貧
1月份廣元制造業新出口訂單上升
市農業局召開傳達貫徹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精神大會
市福利院開展養老護理技能考核
桂林市區竟藏著一大片格桑花海,完全免費,關鍵是知道的人還不多(圖)